不可否認的是適當的促銷能夠推動產品銷售額上升,更能夠引起消費者持續的關注度,繼而促進成交量。但過度營銷帶來的后果,可能造成品牌信任危機,對未來品牌長遠發展非常不利。如何把控營銷的度?其實應該從促銷活動細節出發,將之做細、做全、做好來。
首先,服務環節之細。服務是消費者對品牌最直觀的印象,所以不斷完善服務的各個環節,能夠提升品牌形象,傳達品牌的精神,促進消費者的購買。其次,促銷環節多而繁,并不利于消費者的選擇,在眾多名目的促銷活動促使下,可能讓消費者變得漫無目的,故而取消名目繁多的促銷環節,一目了然才是最佳的辦法。最后,促銷模式應當慢慢轉變,由原本單一的營銷方法逐步向豐滿的運營模式過渡,這個過程切記生搬硬套,還要杜絕山寨。
如今,有部分地板企業由于品牌自身實力有限,在創意方面較為欠缺,因而導致了跟風現象的產生。“拿來主義”在地板行業盛行,有些企業跟風“工廠直供團購”,有些則是大搞促銷活動,眼花繚亂的促銷環節讓許多消費者感到目不暇接,緊接著對于產品也像是走馬觀花般,過目就忘。在同樣的活動中制造出不同的消費者體驗效果,是地板企業在營銷當中應該注意的部分。例如,菲林格爾地板的“致青春”大紙船,在過去的幾個月里,它分別登陸了上海、重慶、西安等地,丟沙包、雙人跳繩、跳房子、跳皮筋等兒時常見的娛樂游戲,在菲林格爾品牌活動現場隨處可見,引領著消費者回到從前溫馨而又親切的懷舊年代。這一舉措,從跳脫產品再到回歸產品,其中不變的情懷是對幸福的向往,是對家的渴望。眾人懷舊的熱潮被激發,這一次營銷活動并沒有任何花哨的環節,卻博得了滿堂彩,不失為一次成功的營銷。
促銷除了聚集人氣,一方面也是一次銷售的最佳時機。如果不能好好把握這種契機,就會造成消費者參加促銷前后落差感拉大,這可能會直接影響到最后的成交量——簽單幾率下降。消費者在經歷了一系列促銷活動之后,本身也會對其產生“抗體”,所以,地板企業與經銷商在進行促銷活動策劃時,應一切以實際為依據,舍去浮夸繁復的名目,促銷的目的是讓消費者享受到實在的利益。
簡單明了的環節設計,能夠吸引消費者,同時又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將核心傳達給消費者,這才是成功執行的促銷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