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本月初啟動的2018清廢行動對化工行業固廢處理提出更高要求。全行業應創新技術手段,加強管理,更大程度實現固廢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處理。這是從5月17日于江蘇泰興舉辦的第三屆全國化工廢鹽、廢酸、殘渣管理與技術發展論壇上傳出的信息。
會上,針對加強固廢管理,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相關人士提出,一要完善政策法規體系,制訂相關標準規范,開展《固體法》《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管理辦法》修訂工作,研究建立固廢產生者責任延伸與污染責任終身追究制度,試行電子轉移聯單制度和轉移備案制度等。二要開展固廢專項調查,摸清底數。三要推動固廢利用產業化發展,完善固廢綜合利用相關技術規范。四要提升固廢監管能力和水平,借助物聯網電子監管手段,建設能定位、能查詢、能跟蹤、能預警、能考核的固廢全過程監管體系。
中國工業環保促進會常務副會長李英冀強調,要鼓勵固體危廢資源化利用,推進市場化進程。當前首先要做的是加快推進固體危廢鑒別和標準制訂工作,出臺相關管理辦法,明確處置程序和要求。
江蘇省環科院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環境管理研究所研究員周海云提出,固廢減量化應加強源頭管控,一方面提高副產鹽品質,讓廢水、廢鹽“去毒”;另一方面將廢水中有機物進行資源化回收利用,減少廢鹽產生量。此外,各化工園區應配套統一的鹽資源化處理處置中心,統籌協調園區內各企業的循環經濟建設。
中國工業環保促進會化工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李小平特別強調固廢處理中創新的重要性。他認為,固廢處置企業要從技術和工藝入手,同時提高智能化水平,為產生固廢企業解決環保問題,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原所長王琪表示,對化工企業來說,廢鹽是主要固廢之一,要對其分類無害化處置?!皬U鹽排海,適宜氯鹽,如氯化鈉,但要注意海洋環境管理與固廢管理的協調統一,符合污染控制標準。廢鹽填埋,適宜所有廢鹽,包括混鹽、雜鹽,但填埋廢物中水溶性物質含量不得大于10%,灼燒減量不得大于5%,當埋廢物總砷含量大于5%時,應進入剛性填埋場處置。廢鹽用于生產化工原料,要符合相關產品質量標準和環保要求?!蓖蹒髡f。
多位與會人士強調,如果化工企業能實現廢鹽資源化利用產業化,不僅可以大大降低固廢處置成本,還能變廢為寶,甚至培育出新的經濟增長點。
江蘇金牛環保工程設備有限公司、江蘇億爾等離子體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代表針對殘渣處理易熔融、易堵塞,有機物處置程序復雜等問題提出了技術建議。